“大气十条”实施以来,各地积极部署、切实行动,使大气环境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,顶着雾霾“锅盖”治理起来无疑背负很大压力。因“病”施治,才能让天真正蓝起来。产业结构偏化工、能源结构偏煤炭、运输结构偏公路,是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大气十条》初战告捷 蓝天保卫战仍是“持久战”,科学仪器继续助力-气相色谱仪厂家_国产气相色谱仪_白酒分析气相色谱仪-山东谱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
《大气十条》实施5年来,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,重点区域明显好转。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:
 
 第一,全面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。
 
2017年,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比2013年下降22.7%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.5分别比2013年下降39.6%、34.3%、27.7%;珠三角区域PM2.5平均浓度连续三年达标,这是一个难得的成果;北京市PM2.5从2013年的89.5微克/立方米降至2017年的58微克/立方米;《大气十条》确定的各项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得到实现。
 
第二,支持这些空气质量改善的重大工程和重大措施超额完成,解决了多项大气污染防治难题。
 
  一是从能源结构来看,全国煤炭消费总量这五年持续下降,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67.4%下降至60%左右。淘汰城市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20余万台,“2+26”城市完成以电代煤、以气代煤470多万户。全国燃煤机组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。
 
  二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。全国全面完成淘汰落后产能、化解过剩产能任务,1.4亿吨地条钢全部清理完毕;“2+26”城市在去年一年清理整顿涉气“散乱污”企业6.2万余家,实现环境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。
 
  三是推进重点行业提标改造。制修订水泥、石化等重点行业排放标准20多项,实施了一轮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。1万多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控,实现24小时实时监管;企业排放达标率大幅度提升。
 
  四是加强“车、油、路”统筹。五年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。实施国五机动车排放标准,基本实现与欧美发达国家接轨。车用汽柴油品质5年内连续两级跳,这是其他国家不可想象的一件事,“2+26”城市从国四跃升到国六。环渤海港口不再接收公路运输煤炭,改由铁路运输。
 
  五是大气环境监管能力明显增强。建成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,2012年之前国家还没有PM2.5的例行监测站点,目前1436个国控监测站点全部具备PM2.5等六项指标监测能力,且已完成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。形成覆盖区域、省、市三级空气重污染预测预警体系,基本实现3天精准预报和7天潜势分析,实现重污染天气应急区域联动。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科技支撑,启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。
 
 第三,初步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。
 
  一是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初步建立。细化分解任务,层层压实责任,并实施年度考核。对31个省(区、市)开展中央环保督察;开展“2+26”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。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得到有力有效落实。
 
  二是区域联防联控实现重大创新。在京津冀、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,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,着力破解大气污染长距离传输、区域间相互影响的世界性难题。
 
  三是环境法治保障更加有力。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相继修订出台,按日计罚、停产限产、查封扣押等执法手段更加丰富。组织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,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。
 
  四是完善环境经济政策。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环保电价、提高排污收费征收标准等22项配套政策。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,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528亿元专项资金和100多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。
 
  五是全社会环境意识有所增强。积极倡导文明、节约、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,广大群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高涨,“同呼吸、共奋斗”成为全社会行为准则。
 
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环保工作的深入推进,环境监测行业作为环保领域的重要分支,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,并日渐走向成熟和完善。目前,市面上各类环境监测仪器种类繁多,功能不一。而针对大气监测的仪器设备典型的有粉尘测定仪、二氧化碳分析仪、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、臭氧分析仪、大气颗粒物监测仪,以及各种污染物的采样器等。这些精密的仪器设备为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全国范围内大气污染治理向纵深推进,剩下的都是“难啃的硬骨头”。但是,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够乐享蓝天,这场“蓝天保卫战”必须持之以恒地延续下去。